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旁边规划,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旁边规划是什么
1.城市规划公园绿地后多久动工
2.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主要任务
3.防震减灾海报手绘-防灾减灾工作方案
4.防灾减灾日的活动总结
5.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1.整合原则
城市规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
(1)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计发程序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2)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3)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期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4)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2.经济原则
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1)要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做到精打细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富裕,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
(2)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经济综合论证,切忌仓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建设行为过于分散,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要把集约建设放在首位,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加大投资密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处理好土地批租单元的改进、产权分割下成片开发的组织形式,提高对城币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为城市更新预留政府控制用地,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安全原则
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城市规划要将城市防灾对策纳入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1)编制城市规划应当符合城巾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特别注意高层建设的防火防风问题等。
(2)还要注意城市规划的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问题。如城市规划中要有意识地消除那些有利于犯罪的局部环境和防范上的“盲点”。
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
(3)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保护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让二者结合“神似”而不是“形似”。
(4)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城市规划需要通过对建筑布局、密度。层高、空间和造型等方面的干预,体现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满足生态的要求。
5.社会原则
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
(1)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是环境的主角,让建筑与人对话,引人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交流联系的空间,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阳光、绿地、清新的空气、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种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城市环境,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面向21世纪的规划和建设的目标。
(2)是要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城市设施不仅要为健康成年人提供方便,而且要为老、弱、病、残、幼着想,在建筑出入口、街道商店、娱乐场所设置无障碍通道,体现社会高度文明。国目前和将来都是老人和残疾人较多的国家,在城市中推广无障碍设计,其意义尤为重要。
城市规划公园绿地后多久动工
公园绿地之定义有关公园绿地之定义,於民国八十五年三月内政部营建署所举的「全国公园绿地会议」中定义:「绿地」系泛指稳定保持著植物生长的土地或水域,其广义定义系指可供生态、景观、防灾、游憩等功能之开放空间。「公园」之定义应指位於都市发展地区(都市计划区)内,所有稳定保持著植物生长之土地或水域,广而言之,可供生态、景观、防灾、游憩等功能之开放空间均属之。(内政部营建署,1997)根据林乐建先生於造园一书中对公园的定义:「公园是提供大众享受、休养、游憩之用,为保持都市居民之健康,增进身心之调节,提高国民教养,并自由自在的享受园中设施;兼有防火、避难及防止灾害之绿化地」。依都市计划法定程序所指定之公共设施公园用地,经由县(市)政府兴建完成,以供民众修养、游憩、观赏、运动之绿化园地,有其特定的范围、面积与出入口,服务对象主要以该都市之居民为主,并具备特定的设施,包含游憩、游乐、运动等设施(陈肇琦,1991)。在都市计划法中,对公共设施用地中有关都市公园的规定有如下的条文:第四十二条都市计画地区范围内,应视实际情况,分设左列公共设施用地:一、道路、公园、绿地、广场、儿童游戏场?用地。前项各款公共设施用地应尽先利用适当之公有土地。第四十五条公园、体育场所、绿地、广场及儿童游戏场,应依计画人口密度及自然环境,作有系统之布置,除具有特殊情形外,其占用土地总面积不得少於全部计画面积百分之十。依据上述都市计划法中有关都市公园之相关规定可知,都市公园应建设在适当的公有土地上,并依人口、交通、土地使用等,作有系统之配置。公园绿地系统之分类一、以服务半径分类公园绿地系统因开发内容、区位条件与现况使用等之差异,可以提供之机能亦有所不同,依据「台湾地区公园系统之研究」(蔡佰禄,1983)以服务半径为主要区分各类公园之考量因素。(一)邻里公园为提供邻里居民日常游憩、休闲、运动或交谊场所,或为老人、家庭主妇或幼儿白天休息去处,服务半径为800公尺,面积约为20,000平方公尺。(二)社区性公园为提供社区居民日常游憩之用,如居民下班、放学或星期例假日游憩运动、交谊之用,服务半径为1,600公尺,面积约为20,000至40,000平方公尺。(三)全市性公园为提供全市镇居民於星期例假日的运动、游憩、观光之用,其面积及服务半径依该市镇规模大小而定。二、以面积规模为标准「公园绿地管理及设施维护手册」(内政部营建署,1999)将公园绿地之类别依面积规模予以界定:(一)邻里性小型公园(面积2公顷以下)(二)地区性小型公园(面积在2?20公顷之间)(三)都会性大型公园(面积20?100公顷之间)(四)河滨带状型公园(面积5?30公顷之间)三、以设置机能为标准根据内政部营建署所举的「全国公园绿地会议」,总结公园绿地之功能,须考量各类型绿地之主要功能,并加强各功能间之联系与互补,以健全整体绿地功能(内政部营建署,1996)。功能性绿地系统包括:(一)生态绿地系统包括生态敏感地(如湿地、生物栖地、地质脆弱地)、生态廊道、自然保护地区等。(二)防灾绿地系统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缓冲绿地等。(三)景观绿地系统包括建筑物绿化、景观点、景观轴、景观地区。(四)游憩绿地系统包括各型公园及区域、都会、近郊、都市游憩地区等。四、以公园机能、位置、使用对象为标准依台北市工务局公园路灯管理处将公园绿地系统区分为:(一)自然公园系为居民享受自然而设计,多位於都市周边自然景观良好之地区,因其具有丰富之自然条件,予以适当保护,以展现其自然、乡土之情怀。(二)区域公园是以满足游憩需要而设,公园之规划以表现乡土气息为主,并设置若干游憩设施,以供多元化之游憩活动。(三)综合公园为设置各种游憩设施之公园,如休息、散步、游戏及自然景观等。此类公园多与都市相关文教设施同时考虑,成为都市之主要开放空间,并作为举户外活动使用。(四)河滨公园配合河川整治於高滩地,设置各种球场、溜冰场、自行车道等设施及广大面积之草坪,以提供市民最佳之运动游憩开放空间。(五)邻里公园主要以邻里社区之居民为服务对象,具有凝聚社区意识之功能,包括儿童游憩设施及供休息、散步等静态之休憩设施。参、都市公园之功能Cranz(1978)指出都市公园虽提供许多不同的功能,但其中最首要的是提供都市居民一个邻近地区的休憩空间。Soleck和Walls(1995)则指出都市公园在都市中提供许多机能如:主被动性游憩、环境保护、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整合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之地区等机能。而近年来都市公园的发展走向,随著民众对休闲的殷切需求以及对自然生态的日渐重视,都市公园更被予提供休闲游憩、维系都市生态等机能。在整体功能性绿地系统当中,都市公园是属於游憩绿地系统,其中都市公园设置之目标及方式,大致上具备有某些共通的基本功能,就台北市之公园绿地系统划设而言,便是基於促进都市美观、国民健康、防洪、避难、防灾等功效而开辟。一般都市公园具有之功能(内政部营建署,1996),包括:1.都市计划方面:就都市计划的角度而言,都市公园可节制过分都市化、缓和相冲突的土地使用分区,并可作为公共设施保留地。2.都市景观方面:都市公园保有的绿地空间是达到都市乡村化的实际手法,可软化都市外观轮廓、美化都会市容。3.社会心理方面:都市公园可提供休闲游憩、集会社交、教育、减少犯罪事件等功能。4.卫生保安方面:都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有阻隔噪音、防尘等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5.都市生态方面:都市公园的保留减少了人工铺面,加强自然及景观资源的保育,可促使都市水文、气象等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的状态。6.经济效益方面:提高市民工作效率与提升附近地价等功能。肆、社区性公园之功能洪得娟(1997)指出公园绿地之功能包括:都市实质环境之调节、生物保育、对都市空间之功能、休憩场所及景观美质功能;侯锦雄(1998)於「公园绿地规划准则研拟」中将公园的功能归类为: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休闲游憩、环境教育、文化传承等机能,并依公园绿地邻近区位所属土地使用分区之不同,给予各项机能不同之权重。郭琼莹(1997)於「都市公园绿地系统示范地区规划」中,将各类型公园依其设立目标、资源条件之不同,将一般性之游憩、景观适意之保全、环境保护、都市防灾、缓冲及气候调节等各项功能分为主、次要及附属功能。日本学者内山正雄等(1994)於「都市绿地计画设计」中将公园的功能归纳为:心理的效果、环境保全的效果、防灾效果、利用效果等四大项。丸田赖一(1992)於「都市绿地计画论」中说明绿地之机能包括:生存、生活、文化、自然保全、生物指标及教育方面的机能/office/nbcei_editor/UploadFile/06.25.20.1088167036.doc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主要任务
1-3个月。
对规划进行公示后什么时候会动工是没有规定的,一般情况下公示结束后没有异议的,就可以开展工作。公示期限不超过两个月.公示满两个月,环保局的环评审批批复文件拿到手就可以动工了。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防震减灾海报手绘-防灾减灾工作方案
(一)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加快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海洋、草原、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建设,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灾情上报与统计核查系统,尤其重视县级以下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优化功能布局,提高监测水平。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防灾减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和航空遥感等系统,推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在轨“4+4”星座建设,加强静止轨道灾害监测预警凝视卫星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综合观测能力、高分辨率观测能力和应急观测能力。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整合各类卫星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卫星、卫星应用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提高卫星的复合观测能力和地面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民用、军用对地观测手段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提高自然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多要素、高密度、集成化的立体监测能力和业务运行水平。
(二)加强防灾减灾信息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信息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并有效利用各级各类信息资源,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提高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完善灾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论证建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数据库,完善灾害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标准,保障防灾减灾信息安全。
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共享能力,论证建设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提高防灾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处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各级相关部门防灾减灾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与协同服务。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等技术和移动信息终端等装备,提高信息获取、远程会商、公众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数字减灾”工程建设。
(三)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完善减轻灾害风险的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体系。以县级为调查单位,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完善数据库,提高现势更新能力。建立国家、区域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制度,研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和临界致灾条件,开展综合风险评估试点和示范工作。
建立健全国家自然灾害评估体系,不断提高风险评估、应急评估、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和绩效评估水平,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机制,提高灾害评估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结合重大工程、生产建设和区域开发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价试点工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生态保护。研究建立减少人为因素引发自然灾害的预防机制。
(四)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寒抗冻、防风抗潮、防沙治沙、森林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疫病疫源防控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提高城乡建(构)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灾害防御性能,推广安全校舍和安全医院等工程建设。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危房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抗旱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及农机防灾减灾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重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
(五)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统筹协调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将防灾减灾与区域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城乡建筑和公共设施的设防标准,加强城乡交通、通信、广播电视、电力、供气、供排水管网、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城市、城市群、人口密集区、经济集中区和经济发展带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有效利用学校、公园、体育场等现有场所,建设或改造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新模式。
加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城乡基层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乡镇、街道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城乡基层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对自然灾害严重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六)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健全抢险救灾协同联动机制。
加强救灾应急装备建设,研究制定各级救灾应急技术装备配备标准,全面加强生命探测、通信广播、救援搜救以及救灾专用车辆、直升机、船舶、机械设备等装备建设。优先加强西部欠发达、灾害易发地区应急装备配备。
加强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制定物资储备规划,扩大储备库覆盖范围,丰富物资储备种类,提高物资调配效率。充分发挥各类资源在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中的作用,提高重要救灾物资应急生产能力,利用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国防交通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建立健全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补充、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救灾物资应急保障机制。
加强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能力建设,推进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受灾群众实际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救助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建设,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充实自然灾害救助项目,适时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补助标准,提高受灾群众救助质量和生活保障水平。加强重特大自然灾害伤病人员集中收治能力建设。
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恢复重建评估制度和重大项目听证制度,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规划选址、工程实施、技术保障等工作,加强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提高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生态环境、组织系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恢复重建能力,提高恢复重建监管水平。
(七)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开展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研究,重点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重特大自然灾害链、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等科学研究。编制国家防灾减灾科技规划,注重防灾减灾跨领域、多专业的交叉科学研究。
加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三网融合、物联网和数字地球等关键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研究,推进防灾减灾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与应用示范。开展防灾减灾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装备研发。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的标准化水平。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交流与技术合作,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推动防灾减灾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等建设。推进防灾减灾产业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支撑作用。
(八)加强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建设。
完善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建立畅通的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渠道,完善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防灾减灾的政策措施,建立自然灾害救援救助征用补偿机制,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完善自然灾害社会捐赠管理机制,加强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众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干预等方面作用。研究制定加强防灾减灾志愿服务的指导意见,扶持基层社区建立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提高志愿者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促进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九)加强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整体性开发防灾减灾人才资源,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形成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救灾抢险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结合救灾抢险工作特点,加强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发展“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救灾抢险专业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医疗卫生、矿山救援、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等相关专业保障队伍、红十字会和社会志愿力量等在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等教育自然灾害及风险管理相关学科建设,扩大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规模,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和急需紧缺型人才培养。加强各级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
(十)加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
将防灾减灾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防灾减灾文化服务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软实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
提升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文化素养。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把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性开展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练,提高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创新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形式,强化防灾减灾文化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场所的重要作用,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国家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发挥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
防灾减灾日的活动总结
防灾减灾的海报怎么画
防灾减灾的海报的画法如下:
准备材料:纸,笔,彩笔。
操作步骤:
1、先在纸上画一个小男孩。
2、再从小男孩边上画一个小女孩。
3、在小男孩和小女孩上边画一个消防员救护人员保护这小男孩小女孩。
4、在上方画一个掉落石头的样子。
5、在掉落的石头旁边画上房子的样式。
6、最后在涂上对应的颜色,可以根据下图上颜色。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喜好上颜色。
防灾减灾就是指防止灾害,减少灾害的意思。
防灾减灾的主要内容包括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
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向全民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保障群众人身安全。
设立防震减灾日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是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做了最佳安排,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导性粗线条的筹划,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防灾减灾工作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1
为进一步增强顺和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观念和意识,了解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技能,根据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顺和社区实际情况,现制定20__年顺和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战时保护人民,平时造福人民”的宗旨,按照“防震一体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构建具有顺和社区防震特色,适合时代发展要求,满足社会民众需要,普及面广、基础扎实、机制健全、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效果明显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体系,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围绕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特点,确定宣传教育培训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切实增强宣传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
(二)积极兼容,发挥优势。按照“防震一体化”的要求,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兼容,做到“二个结合”,即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与应急教育相结合、与生命教育相结合。利用应急、消防、防震减灾应急等宣传教育平台,拓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三)分级管理,分层实施。针对不同区域和范围,采取分级管理、分层实施的方法,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逐步实施网络动态管理,做到措施落实,效果明显。
(四)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围绕全面落实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总要求,突出重点,抓出亮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总体目标
20__年,顺和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组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队伍,拓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阵地,落实社区、学校、企业防震减灾教育场所,积极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网络,形成宣传力度强、教育范围广、培训效果好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体系。20__年底,力争顺和社区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本普及;学校防震减灾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民居防震减灾震减灾建设达标率达到50%以上;防震减灾教育场所达到十个以上。
四、工作任务
(一)防震减灾宣传
防震减灾宣传要紧紧围绕顺和社区防震减灾建设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网站、简报等宣传平台的作用,广泛利用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大众媒体,及时发布防震减灾工作信息,大力宣传防震减灾工作成就,传播防震减灾知识,力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一是要强化防震减灾新闻宣传,不断开辟宣传阵地。加强防震减灾信息宣传队伍建设,建立有效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信息宣传业务培训班,提高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水平。二是加强与市、县级新闻媒体的联系,开设防震减灾专栏节目,加大宣传密度和力度,提升公共媒体宣传效应。三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每年要充分利用“5.12”、“7.28”、“9.18”、“国际减灾日”等时机,组织开展防震减灾集中宣传活动。四是结合防震减灾工作的特点,组织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卡片、宣传手册、宣传纪念品等系列宣传资料,向群众宣传防震减灾工作。五是结合开展面向社会的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培训、讲座等各种活动,有效扩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
(二)防震减灾教育
防震减灾教育工作要根据城市防震减灾的特点,加强同有关部门的联系,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对象,提高教育质量,突出教育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大力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网络,努力实现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的全面普及。一是加强与教育部门联系,继续深化学校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课程,实现网络动态管理,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教学研究、防震减灾艺术作品竞赛、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防震减灾运动会和先进评选等活动。二是强化社区防震减灾教育培训工作,确定教育培训内容,落实教育培训教材教具,组织编制适合社区特点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资料,依托社区学校或社区活动室建立防震减灾知识讲坛,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三是继续深化防震减灾网络教育工作,建立防震减灾知识网络学习城,开展防震减灾网络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防震减灾培训
防震减灾培训要结合防震减灾工作的特点,建立镇、社区两级培训体制,充分发挥镇防震减灾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加大防震减灾教育培训基础建设,实现培训有大纲、上课有教材、参观有场所、训练有器材的目标,增强防震减灾培训的效果。一是组织制定《顺和社区防震减灾教育培训大纲》,规范教育培训对象、内容、方法。二是组织编制完善防震减灾教育培训系列教材,制作影视教学系列片,研发防震减灾教学训练器材。三是加强防震减灾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镇级防震减灾讲师团,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系列讲座。四是大力开展对防震减灾专业队伍、防震减灾志愿者、防震减灾师资和社区防震减灾骨干等人员的业务轮训。
(四)社区防震减灾建设
大力推动社区防震减灾建设工作,实现社区防震减灾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一是把社区防震减灾建设纳入镇社区建设考核体系,制定社区防震减灾建设考核标准。二是组织向顺和社区居住小区配置防震减灾应急箱,对防震减灾等级工程安装指示标志。三是加强社区防震减灾建设的监督管理,建立社区防震减灾建设工作动态管理服务系统,对社区防震减灾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和网络化服务。
(五)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
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要纳入顺和社区志愿者建设体系,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制定规章制度,配置有效的器材装备,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开展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的调查研究,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有效的机制;二是加强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培训和活动机制,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志愿者应有的作用。
(六)防震减灾教育场所
根据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的对象特点和需求,大力抓好各类防震减灾教育场所的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式和不同规模的防震减灾教育场所,为群众、学校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场所。
五、保障措施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是一项工作量大、责任重、涉及面广的工作,对顺和社区防震减灾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单位、社区必须要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为顺利完成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一)形成宣传教育培训协作配合机制。要主动与宣传、新闻、应急、教育等有关部门联系,形成有效的协作配合机制,利用相关部门的优势,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的法制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
(二)健全宣传教育培训整体联动机制。加强镇防震减灾办、直属单位和社区防震减灾办的整体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居防震减灾震减灾协会在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定期研究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抓紧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建章立制工作,明确职责,理顺关系,规范行为,保障宣传教育培训的有序实施。
(三)建立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考评机制。把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成效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评体系,研究制定考评办法、形成机制。凡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考核不达标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凡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
(四)健全宣传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单位、社区防震减灾办要明确主要负责人,确定业务主管部门。要关心、重视和支持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安排政治坚定、品德优良、作风过硬、协调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干部从事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保持一定时间内的稳定。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人才的培养,吸纳优秀的人才充实到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队伍,经常性组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搞好宣传教育培训专用设备器材建设,组织开展科研活动,逐步完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的系列设备和器材,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2
一、活动时间:
5月12日至5月15日为我校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时间。
二、活动主题: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三、组织领导:
组长:唐伟玲
副组长:
成员:全体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
四、活动形式和内容:
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
1、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
2、组织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
3、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在5月11日星期一利用升旗仪式进行一次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教育讲话。各班级在本周内利用一节课开展一次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教育主题活动。
4、进行一次校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5、组织进行一次防震逃生演练活动。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预防为主”体现在“教育为主”上。要把“防灾减灾”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上级的有关要求,把防灾减灾活动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防灾减灾教育日活动抓紧、抓好、抓落实。
2、认真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务求实效。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把各项活动抓好、抓紧、抓落实,务必使“五个一”活动取得实效。
3、长期坚持,落实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不断夯实我校安全工作基础,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3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险各项措施,提高全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安全意识、防护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依照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周实施方案。
一、活动时间:
5月1日—30日为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月,5月12日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
二、活动内容:
1、向学生讲解以防震、防火、防电、防传染病、防交通事故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育,重点让学生在不同环境和危险情况下提高自我防范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形成热爱生命、关注生命,充实生命内涵、享受生命过程、释放生命光彩的校园文化。
2、教师课间认真值班,做好巡视,并作好记录。
3、下周一(5月9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开展一次防震减灾教育,增强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和安全防患意识。
4、各班布置有关防灾减灾板报。
5、利用校园广播和安全健康课宣传“防震减灾”相关知识。
5、学校开展师生身心健康状况摸底调查,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6、在3—5年级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优秀安全征文活动。
7、组织学生办一期“防灾减灾”手抄报。
三、活动要求
1、强化领导,确保安全。全校教师要站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活动月的重大意义,学校领导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责任,关注细节。
2、学校严密组织,抓好落实。
3、认真总结经验,按要求及时上报有关材料。活动结束后,学校对整个活动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找出防灾减灾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上报活动总结。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4
为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城市应急管理特别是防灾减灾工作,实现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减少各种社会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危害,根据上级部署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现就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照《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着力形成社区干部分片包干、工作责任具体到人的组织体系,制定完善从内容、方式、力量、时间、责任到检查考核相配套的制度规范。
——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保障更加有力。明确社区主要负责人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落实不少于3个人的专兼职骨干,辖区每个社会单位配备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社区牵头、专班主抓、单位共管、居民参与”的宣传教育工作网。
——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氛围更加浓厚。每个社区至少汇编一本常见灾害事故及处置的便民手册,辖区各单位、居民小区、主要街区、休闲广场等设置宣传标语、专栏和橱窗,社区办公地点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制度上墙、簿册规范。
——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更加突出。社区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辖区社会单位覆盖率达到100%,辖区居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力争各类灾害事故起数和经济损失“零增长”。
三、工作内容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常见自然灾害如旱灾、火灾、洪涝、地震、雷击、地质滑坡的特点和规律;常见自然灾害的处置技巧和方法;灾害事故的处置经验。
四、工作方法
(一)突出重点对象开展宣传教育
以辖区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学校师生和小区居民为重点,组织宣教力量开展经常性的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的“四进活动”,有针对性地推进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增加社会影响力,增强宣传教育实效。
(二)突出重点区域开展宣传教育
以辖区商场、车站、码头、广场、繁华街区和物业小区等为重点,筑牢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完善辅助设施,推动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方式开展宣传教育
一是在每年的国家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重大节庆期间,开展社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面对面地向广大市民宣传防灾减灾常识,传授应对常见灾害事故的技能和本领。
二是以社区民警、治安协勤、企业保安和志愿者为骨干,举办各种形式的社区防灾减灾培训班,打造一支处置突发灾害事故的应急队伍,培养一批义务宣传教育力量,不断强化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三是依托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加强宣传教育,在重点区域开设专栏、橱窗、悬挂标语,多渠道、多方式地拓展宣传阵地。
(四)突出重点内容开展宣传教育
一是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专题讲座。邀请自然灾害应急专家、科枝人员进行防灾减灾应急专题讲座。
二是组织开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通过主题班会、应急演练、专家讲座、观看展览和专题片等方式,讲授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自救互救知识进学校、进课堂。
三是组织开展春夏季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春夏季疾病预防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当前蔓延全球的甲型流感防控工作的宣传,通过在医院、学校、铁路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预防甲型流感等传染病宣传材料,向公众发放预防甲型流感及春夏季传染病一般性知识宣传材料,提高群众预防疾病的能力。
四是组织开展救灾应急演练,针对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救助,医疗防疫等重点环节,广泛开展桌面推演,实践演习、技能练兵等演练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县是全省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灾害形势愈加严峻。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对于提高社会各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保障人员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二)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责任制。结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推动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5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心手相牵,团结一致,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高自救互救潜力!让我们远离灾害,共建和_谐!
一年来,西虹社区在雅山片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辖区各单位、各居民住宅小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用心配合下,结合社区实际状况,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西虹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富有成效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一是成立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王祝勇为第一职责人,负责社区开展各种防灾减灾的领导、指导工作;二是建立社区自然灾害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牵头,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调处理各种灾害发生事件;三是组织社区救援志愿者队伍30人;
(二)、加强制度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为确保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着手制定了各种制度,明确职责。
1、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职责;
2、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演练预案;
3、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氛围
在社区宣传栏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海报,社区充分发挥教育场所作用开展讲座、知识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透过广泛宣传活动,使综合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大增强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四)加强应急演练,做好防灾减灾基础保障
今年来,我社区用心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预案,举办消防安全讲座一次,实地演练一次,有50余人参加。防汛部门组织应急救援队多次在八尺江水面开展救援演练。
(五)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取得成效
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团结奋战,紧密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二、立足长远,进一步提升我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的潜力和水平
(一)立足长远,加快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长与短,紧与松、急与缓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断提升社区综合防灾减灾潜力的实际举措。
(二)加强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防灾减灾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使防灾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使防灾减灾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四)加快防灾减灾应急体系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五)加大防灾减灾经费的投入,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相关文章:
★2022年防灾减灾日班级主题方案5篇
★幼儿园防灾减灾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防灾减灾活动方案10篇
★202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
★防灾减灾活动总结报告5篇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
★防灾减灾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防灾减灾活动内容策划
★防震减灾安全疏散演练活动方案
防灾减灾的海报怎么画防灾减灾的海报的画法如下:
准备材料:纸,笔,彩笔。
操作步骤:
1、先在纸上画一个小男孩。
2、再从小男孩边上画一个小女孩。
3、在小男孩和小女孩上边画一个消防员救护人员保护这小男孩小女孩。
4、在上方画一个掉落石头的样子。
5、在掉落的石头旁边画上房子的样式。
6、最后在涂上对应的颜色,可以根据下图上颜色。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喜好上颜色。
防灾减灾就是指防止灾害,减少灾害的意思。
防灾减灾的主要内容包括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
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向全民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保障群众人身安全。
设立防震减灾日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
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防灾减灾日举办各种活动,积极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的资料,仅供参考。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篇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我校开展了“防灾减灾”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5月11日,学校开辟了“防灾减灾”橱窗宣传专栏,张贴了宣传画,组织全师生观看。同日的升旗仪式上,政教处号召全体师生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抗灾防灾演练,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从个人做起。
二,拟定“防灾减灾”公约并宣布实施。重点从安全防范和逃生等方面做了要求。
三,重温2015年11月26日的防震防火紧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应急反应力量,提高了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本次重点针对了室内进行演练。
四,5月12日,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又开展讲座,部署了“防灾减灾”宣传的各项长期工作。
五,5月15日下午班会课,以班为单位召开“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拟定举办“远离灾害一起行动”的知识竞赛。此项工作在进一步落实之中。
六,充分发挥校广播室的喉舌作用,进行了广泛宣传,把“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落到实处,并拟定长期坚持开展下去。
七,进行了校园安全大排查,重点针对饮食卫生,把防食物中毒工作落到了实处。
八,一如既往地把防流行病工作放在了每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十四周“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以后的学校工作中,还将一如既往的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不放松,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进一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社会民众的避震救助能力,我局按照省地震局工作的要求,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暨科技活动周期间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结合我市实际,认真制定了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积极配合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不断提高我市人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现将活动开展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根据省地震局《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暨科技活动周期间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的通知》皖震发防〔2015〕120号的要求,我局召开科技活动周期间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工作会议,就“防灾减灾日”活动周工作进行专项布置。要求大力营造氛围,协调各部门在活动周期间的具体分工和合作,共同做好“防灾减灾日”的科普活动,确保本次活动取得显效。
二、创新方法,广泛宣传。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开展防震减灾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宣传效率,扩大舆-论影响。5月12日——18日期间,市地震局和县、区地震主管部门组织街头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印发了“认识地震”、“地震灾害”、“地震应急救助”、“农村建房抗震知识”等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科普读物,共发放15000余份,在科普宣传栏中张贴地震知识;5.12全国防震减灾日通过黄山移动公司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发送一万条“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深刻吸取经验教训。防震减灾从我做起,珍惜生命,共创美好明天”;在活动周期间在社区播放防震减灾**《回眸》;黄山市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对外开放,接受屯溪长干小学团体预约,向小学生进行科普宣传。此外休宁县应急办、教育局、地震主管部门、公安局、水务局、消防大队等部门联合在临溪中学开展军警民-联合救援大演练;徽州区地震主管部门牵头,由青少年活动中心具体负责,利用学校的墙报、宣传栏,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组织学生们观看地震科普知识展板、地震科普知识光碟。
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宣传。利用电视台、广播站、科技信息网等传媒手段,进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和防震减灾宣传周开展工作动态,向社会提供多方位、大信息量的防震减灾知识和信息,提高防震减灾宣传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使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知识有了更广泛的认识。
三、宣传气氛浓厚,普及效果显著.
整个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在各部门、社区、学校积极配合下,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我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提高公众的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构筑和谐发展提供防震减灾保障,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篇2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8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xx县减灾委为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唤起社会各界对灾害事故的高度关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
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我县对“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进行早安排、早组织、早动员、早行动,成立了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xx县2013年“防
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宣传周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
一是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突出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开展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宣传,宣传报道全县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情况。
二是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户外咨询宣传活动。组织各减灾委成员单位在xx县水镜广场集中开展 “防灾减灾日”户外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展板和咨询台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现场答卷、现场提问等方式集中宣传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办法。
三是开展“五进”活动。“防灾减灾日”宣传周,xx县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会、进家庭活动。5月6日至12日,全县共开展应急演练4次,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10场,排查灾害风险隐患260处,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3200户,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展板120块,发放防灾减灾图书8000册,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30000份,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挂图6000张,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标语32条,参加活动志愿者600人,参加防灾减灾活动15000人(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内容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效果显著,意义深远
我县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有力的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度关注,增强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推动了全民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提升了综合减灾能力,进一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篇3根据钦北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我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了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开展了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探索学校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一、学校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为目标,增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开展了以防灾减灾为主题,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其次学校防灾减灾教育重视学科渗透,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防灾减灾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二、学校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力度大。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防灾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也有力提高了师生对防灾减灾的认识,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以教育讲座宣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1、学校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的氛围,让全体师生明确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利用主题班会宣传安全教育防灾的重要性,各班以安全教育课活动课为阵地,向学生讲授防灾救灾知识,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2、各班利用板报,展出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科普挂图等,制作了各种防灾减灾知识板报、手抄报,以“关爱生命,防灾减灾”为题,专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在活动中,我们向全校师生征集安全主题手抄报,并从中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在校园中进行展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3、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学生收看“地震来了该怎么办?”网络视频,了解地震的发生与避震措施,发生火灾消防队员临危不惧扑救大火,在大水中武警官兵同恶浪搏斗,挽救了在大水中将要走到尽头的一个个生命。学生学到了知识,增强了团结意识。
4、组织学生听“防灾减灾”安全知识讲座,提高防震减灾意思,增加知识。
5、组织学生学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开展交流讨论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演练、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的认识,让广大师生了解和认识防灾减灾工作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以宣传教育为体验平台,掌握防灾减灾的技能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次宣传教育、知识讲座、观看教育影片、实际演练活动既是对我校师生的应急避险的一次检验,也是3师生的一次生命体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师生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善于总结,做好建档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演练报告制度。应急避险能力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确保生命安全的基本技能,要经常训练、不断提高。学校要以此次防灾减灾主题活动为契机,及时对“防灾减灾主题活动”进行总结,巩固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学校应急演练的规范性、实效性、安全性和常态性。同时收集各类安全教育活动资料;做好各学校“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档案。
我校通过开展“防灾减灾主题”系列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了“防灾减灾”等安全知识的再宣传,再动员,再强调。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切实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为共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而努力。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篇4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我校开展了“防灾减灾”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5月11日,学校开辟了“防灾减灾”宣传专栏,张贴了宣传画,组织全师生观看。同日的升旗仪式上,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抗灾防灾演练,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从个人做起。
二、拟定“防灾减灾”公约并宣布实施。重点从安全防范和逃生等方面做了要求。
三、5月10日,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又开展讲座,部署了“防灾减灾”宣传的各项长期工作。
四、5月11日下午班会时,以班为单位召开“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拟定举办“远离灾害一起行动”的知识竞赛。此项工作在进一步落实之中。
五、充分发挥板报作用,进行了广泛宣传,把“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落到实处,并拟定长期坚持开展下去。
六、进行了校园安全大排查,重点针对饮食卫生,把防食物中毒工作落到了实处。
七、一如既往地把防流行病工作放在了每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以后的学校工作中,还将一如既往的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不放松,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 的成长!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篇5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不断,在痛定思痛之后怎样在大灾大难之际提高群众的自我救护意识和技能,成为当务之急。尤其在灾难中,普通老百姓的自我救护意识和能力比较弱,造成的伤亡比较高,所以怎样有效提高辖区居民防灾救护知识,帮助居民克服灾难来临之际的心理恐慌,提高生存率,成为我们面对和思索的问题。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减灾进社区”的指示精神,加快防灾减灾进社区步伐,坚持为民分忧、为民谋利的原则,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了一定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曙光防灾减灾中心座落在青洋花苑北侧的曙光综合服务中心内,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社区高度重视防灾建造工作,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1记吴宁同志为组长的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并设立信息员,转移疏散引导员,应急抢险队员,医疗救助人员,疏散志愿者,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和完善社区应急救助预案,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措施,进一步规范灾害应急行为,提高灾时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好灾民的吃、穿、住、医及灾后重建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
二、宣传工作到位,群众知晓率提高
为提高居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区制定减灾教育工作计划,开展了形势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氛围。把5月12日“防灾减灾日”作为“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日”,在社区开展减灾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答题,增强社区居民的减灾意识,强化宣传力度。
三、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提高灾害应对力
为增强社区居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居民应急避险能力,广泛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进一步推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我社区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一)、潞城小学学生参观曙光村委防灾减灾中心
3月20日下午,潞城小学的200名小学生来到曙光村委防灾减灾中心进行参观。首先讲解员给同学们介绍了曙光村委防灾减灾中心,并对避难场所和避难物资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墙上的展板使同学们对避难措施有了更深的了解,如:如何应对火灾、当地震来临应该怎么办、如何应对雷电的袭击等。随后,给同学们观看了宣传影片,观看的同时大家都很认真地做笔记。最后,同学们玩了消防小游戏。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和安全自救能力。
(二)防灾减灾系万家,和谐社区靠大家
5月12日上午,曙光社区举办了防灾减灾有奖知识问答活动,有五十多名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由潞城小学的志愿者向社区居民介绍曙光社区防灾减灾中心的情况,接着观看了一段防灾减灾宣传视频,目的在于强化居民防灾减灾能力,观看过程中大家都非常认真,不时有声音传出:“原来安全用电要这样”等等。随后活动进入了高潮,在知识问答环节,大家都积极参与,经过激烈的抢答,大家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胜利果实。最后,为了了解大家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情况,还给大家做了问卷调查。此次活动反响热烈,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总之,社区的减灾防灾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防灾减灾系万家,和谐社区靠大家”为工作计划,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有效地改进了防灾减灾管理机制,并使社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维护社区安全稳定,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社区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做好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篇6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x个防灾减灾日,省政1府决定5月10日至5月16日为我省防灾减灾宣传周,其主题为“城镇化与减灾”。根据成都市卫生局转发医院领导高度重视,重点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宣传活动:
一是利用宣传资料进行宣传:我们从相关媒体上搜集了fā shēng地震、水灾、火灾时的安全逃生自救方法以及安全用水、用火、用电知识,编辑整理成材料,对就诊病人进行宣传;二是要求各科室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针对各自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例如对住院病人,主要进行安全用电、发生火灾、地震时的安全自救,安全使用氧气、防跌伤、防坠床知识以及节约用水的教育;对外伤病人进行安全生产、防止安全事故的宣传教育。
二、为了掌握心肺复苏(cpr)急救技术,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在自然灾害下的急救水平,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于2014年5月11日下午在三楼多煤体会议室举办了由急诊科护士长、急救专科护士黄蓉主讲的急救新技术的专题讲座,针对进行了详细的讲授,对如何判断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操作步骤、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授,着重强调“新”进展——新的五环生存链、新的cpr操作顺序、新的数字变化、新的bls和acls程序图等。全院医护人员共100余人参与了此次培训个会。
三、开展安全排查:
在活动期间,医院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后勤卫保、院办、等部门人员,深入各科室,对供水排水、房屋安全、供电安全、安全保卫、防火防盗以及电梯、高压消毒、中心供氧等重点环节和重要部门进行逐一检查,及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
四、强化应急队伍建设:
根据我院的规定,中毒事件、传染病暴发以内科为组长单位,急诊科为副组长单位;反恐和救灾防病以外科为组长单位,妇科为副组长单位。在此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中,医院组织各科室再度学习了预案,并对有关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各科室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既分工又合作 ,既要体现各科所长,又要体现集体智慧,共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区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篇7今年5月12日是第四个防震减灾日,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增强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了“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教育宣传活动。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程胜
副组长:覃国新覃道清朱传宇朱德碧
组员:杨邦坤陈媛媛各班班主任
2、召开防震减灾专题会议,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二、“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1、大力宣传
2012年5月11日早晨,学校门前张贴出了“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等宣传标语。在学生、家长、教职工中进行大力宣传,增强人们的重视。
2、班级召开“防震减灾”主题班会
2012年5月14日,全校各班组织召开了专题的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普及学生防震知识,切实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3、组织学生观看了防灾减灾的影片。
2012年5月14日大课间时间,政教处在小广场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专题讲座,提高广大教职工、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内容如下:
一是: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十二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在楼房里,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源,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余震。
二是: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里人多,如遇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三是:远离危险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是: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这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及过程,更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宣传了防灾自救知识。同时,师生们也知道了fā shēng地震等紧急情况如何去应对。
4、开展全校性应急疏散演练
由政教处牵头,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学习。认真落实责任分工,当堂任课教师为各班的主要具体疏散责任人。按照办公室位置每一楼层每一个楼梯都有一位教师负责安全疏导。当听到防震预报紧急疏散铃声后,各班主任、当堂任课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在学校领导安排下,全校用了2分钟的时间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在本次活动中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篇8我校根据教育局和学校工作要求,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并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一、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历来注重安全教育,在学校工作计划上将安全教育列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教育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明确安全教育目标,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落实。
5月初,学校召开了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工作会,制定了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全体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并认真开展好防灾减灾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全体师生都能受到一次生动的教育。
二、内容丰富。
1、充分利用集体晨会、午会、班队会、校报、校园橱窗、校园广播等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要求学生将所了解的知识带回家,讲给家人、朋友、邻居听,增强全员防范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开展防灾减灾的专题教育。如防震、防火、交通安全、安全使用燃气等。
3、5月12日在校内电子屏幕上、教学楼的墙上张挂宣传标语,提醒师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也希望引起社会对防灾减灾的关注。
4、5月19日上午为增强全体师生避灾自救快速反应能力,利用早操时间进行防地震、防火灾的紧急疏散演练,由于计划周密,组织得当,收到了较好的演练效果。
1 2 5、周三下午各班举行以“防震减灾与我们息息相关”为主题的班队教育活动。
6、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重点部位及周边交通安全情况再次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预防灾害发生。
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师生进一步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而继续努力。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先做一份工作计划,开个好头吧。工作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2021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计划1为贯彻落实国家减灾规划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防范应对灾害能力,有效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普及科学救灾知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使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迈向规划化、制度化、迅速化,促进社区安全稳定和谐发展,根据本社区实际,特制如下订防灾减灾社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统筹考虑各类灾害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整合各种社区应急资源,发动社区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建立一支防灾队伍,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及工作目标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范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前提。长城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减灾知识和争创减灾示范社区”三方面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通过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播放专题片、文艺表演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社区各界支持参与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制订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组织居民观看预防灾害电教影片,参加自救呼救、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班等。
同时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居民楼道等地,居委会经常张贴减灾宣传材料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应对灾害的救灾技术。
三、计划安排
为提高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规范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如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通过进一步组织领导,把综合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减灾的工作基础。
二是完善社区灾害应急预案。把社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针对社区灾害隐患,制定细化的应急预案,把组织居民开展演练经常化,让每个社区居民都明确灾前、灾中、灾后的各个进程和环节中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做和如何避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三是努力完善社区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平时参加减灾宣传教育,遇有灾害事件时及时报告,并协助社区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使其成为社区灾害预警、救助、服务的主力军。
四是继续开展好社区的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围绕社区灾害隐患和社区居民的减灾意识现状,健全减灾宣传工作机制,注重实效,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减灾知识素养。
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尽管我们社区在减灾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和居民对我们的要求还差的甚远。我们会加倍努力,做到思想创新、办法创新、与时俱进。掌握主动权把减灾工作搞得更好。
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计划2一、大力开展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宣传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xx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将于20xx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仍然贯彻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作了较大的修改,同时强调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我校防震减灾各职能部门,要在“5.12”前后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新《防震减灾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对全体学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常抓防震减灾工作不放松。
二、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做好防震减灾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工作
地震应急处置和管理是防震减灾工作最核心的大事,要切实抓好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一要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强化减灾意识。二要明确应急工作程序、部门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保证地震应急工作及时、高效进行。三要在上年度物资清查的基础上,抓好地震应急基础装备建设,补充防震减灾战略的储备。
三、做好宣教工作,普及防震避震知识
要结合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县局有关要求,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和“5.12”汶川地震纪念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地震法规知识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宣传、防震避震知识宣传。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宣传阵地建设,制定切实有效的宣教方案,提高中小学生的防震避震知识;要充分发挥本校地震科普室固定宣传基地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地震科普宣传;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的“五进”活动,把地震宣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加强建筑物抗震设防管理
历次地震灾害的实例表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筑物的倒塌和场地破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对减轻地震灾害非常重要。因此,后勤处要加强协作,严格抗震设防管理。学校一方面要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要组织检查教师的住房,学生的教室,厕所,发现问题及时加固。
五、强化地震避险场所建设
地震避险场所的建设是地震救援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将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等内容纳入总体规划,拓展校园,操场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设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六、继续在全校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惨痛教训就是逃生意识的全面缺乏,尤其是学生,成为受地震伤害最大的群体之一,因此加强学生抗震避险意识,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是学校的长期任务。
20xx年度我校要根据学校教学任务的安排,组织广大师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与常规性的逃生演习,以增强师生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继续抓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做好媒体宣传。
一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建立一批防震减灾工作教育点,常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要求每位少先队员办手抄报一份。
二是搞好常规的宣传工作,印制地震知识、宣传;要利用黑板报、墙报、网站与其他宣传载体常年不定期地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三是请专业人士开展报告会等各类科普活动。
四是红领巾广播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介绍防震减灾知识。
五是校领导小组要利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要抓好安全工作,抓好危旧住房的改造工作,对老师的住房,学生、教师厕所等破旧建筑等要加快改建进度。
总之,要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在全校师生中长期树立灾害意识,人人掌握基本的逃生与自救方法,一旦灾害发生,要使人的生命损伤降低到最小限度。
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计划3“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心手相牵,团结一致,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高自救互救潜力!让我们远离灾害,共建和谐!
一年来,西虹社区在雅山片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辖区各单位、各居民住宅小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用心配合下,结合社区实际状况,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效,现计划如下: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西虹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富有成效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一是成立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王祝勇为第一职责人,负责社区开展各种防灾减灾的领导、指导工作;二是建立社区自然灾害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牵头,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调处理各种灾害发生事件;三是组织社区救援志愿者队伍30人;
(二)、加强制度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为确保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着手制定了各种制度,明确职责。
1、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职责;
2、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演练预案;
3、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氛围
在社区宣传栏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海报,社区充分发挥教育场所作用开展讲座、知识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透过广泛宣传活动,使综合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大增强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四)加强应急演练,做好防灾减灾基础保障
今年来,我社区用心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预案,举办消防安全讲座一次,实地演练一次,有50余人参加。防汛部门组织应急救援队多次在八尺江水面开展救援演练。
(五)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取得成效
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团结奋战,紧密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二、立足长远,进一步提升我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的潜力和水平
(一)立足长远,加快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长与短,紧与松、急与缓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断提升社区综合防灾减灾潜力的实际举措。
(二)加强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防灾减灾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使防灾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使防灾减灾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四)加快防灾减灾应急体系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五)加大防灾减灾经费的投入,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计划4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安全防护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防震减灾自我防护能力,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减轻地震灾害。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普及防震减灾知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工作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知识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上海市防震减灾示范校。
二、重点工作:
1、完善防震减灾普及教育的硬件设施。
(1)重新布置防震减灾专用教室。使防震减灾陈列室在全校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使用效应。
(2)总结历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制作灯箱宣传画廊。
(3)制作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
(4)继续开辟学校防震减灾宣传窗口。
2、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救护能力。
(1)我校地理教研组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继续探讨有关防震减灾知识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注重积累,完善校本课程。
(2)继续开设防震减灾拓展课;
(3)下半年争取在小学部部分年级也开设防灾减灾及救护知识拓展课。
(4)继续做好纪念“5.12”和“7·28”宣传活动,兴趣小组成员通过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向社区和社会辐射。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举办防震减灾夏令营,激发学生探索地震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6)利用午会课及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注重“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
(7)继续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征文活动,结合民防知识整合安全紧急疏散演练工作。
3、依托区科委及周围社会资源积极开展联动工作:
(1)利用佘山地震科普馆资源,组织本校兴趣小组学生去佘山参观地震科普馆,实地考察防震知识,了解救护知识,以探究小报的形式橱窗展示进行交流、评奖。
(2)结合区民防教育要求,在学校相关年级对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积极组织和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区级竞赛。
(3)利用暑期新生培训专题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熟悉我校的防震减灾特色工作。
(4)邀请专家到学校给部分年级学生作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防震减灾知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并把知识带回家庭。
(5)与其他区县同类学校进行联动研讨活动,不断提高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计划5一、计划背景
(一)当前形式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日益聚集,城市社区已成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最集中、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的地方,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也更为重要。
(二)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xxx社区积极推进社区防震减灾工作,建立了由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工作站成员、居民小组长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较完善的日常宣传方案、社区灾害应急预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震后自救互救方案、震后生活安置方案等,每年按计划组织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不少x次,使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三)存在不足
过来的努力为社区防震减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们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各应急预案实战性较差,社区防灾减灾及避险硬件基础设施还不完备,社区志愿者队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等。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形式的日益复杂,对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xx省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逐步完善社区减灾体系,提高社区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安全综合素质,预防和减轻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损失,确保社区安全、文明、和谐、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利用x年时间,把xxx社区建成一个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齐全完备,应对各类灾害风险的监控、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措施完善,具有成熟社区地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能力较强的安全、文明、和谐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社区,并于xxx年争创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社区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通过进一步完善社区“三网一员”建设和规范设置社区地震宏观观测点(员),使社区对辖区地震宏观前兆及其它自然灾害前兆能够及时发现,迅速、准确反馈,做到不漏、不慢、不虚。
(二)全面提升社区地震安全能力
进一步健全社区地震应急指挥工作制度,完善社区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更新制度。建立完善社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完善社区地震救援志愿者队队伍,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开展生命线紧急处置系统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充分利用社区课堂、老年文艺队、社区志愿者队载体,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编排文艺节目、发放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体系。坚持志愿者队与群测群防相结合,扩大防震减灾受教育人群,提高全社区防震减灾意识和灾害救助能力。
四、重点项目
(一)完善避险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规划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通道和群众疏散通道,使社区居民在遇险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到达避难场所,获得救助。
(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区“三网一员”网络建设,根据社区学校实际,建立学生地震业余观测兴趣小组。组织社区养宠物的居民建立动物宏观观测点。建立完善地震安全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做到遇险能够快速查阅。
(三)开展社区隐患排查
通过居民自查、志愿队帮查等形式对辖区xxx住户进行逐一排查,必要是可协调区地震局聘请专家制作评价报告,以最大限度排除安全隐患。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制定年度防震减灾宣传计划,充分利用各种5.12、7.28等特殊纪念日多形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五、保障措施
积极与地震局、消防大队沟通合作,制定志愿者队定期培训计划,使志愿者队员成为防灾、减灾、救灾内行人,使志愿者队真正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专业救援队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